2024Q1货币政策报告深度解读:聚焦存贷增长质效,坚决遏制资金空转风险
3月新发企业贷款、按揭贷款利率为阶段性低点,重点领域贷款增速仍较高
2024年初以来,降准50BP叠加5Y-LPR下行25BP,引导贷款利率稳中有降,2024年3月一般贷款、企业贷款、按揭贷款均降至阶段性低点,分别为4.27%、3.73%、3.69%,同比分别下降26BP、22BP、45BP,预计后续进一步下降的空间缩窄。重点行业贷款增速仍维持较高,2024Q1末普惠小微、中长期制造业、涉农、绿色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0.3%、26.5%、13.5%、35.1%。房地产贷款增长放缓,2024Q1末房地产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分别同比下降1.1%和1.9%,降幅环比扩大,地产信用仍待复苏。随着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推进,以及多地住房限购政策的放宽,有望边际提振房地产相关的贷款需求。
监管弱化存贷规模的考核,更加注重量价平衡,严防资金空转
《报告》“专栏1”提出“转变片面追求规模的传统思维”,目前货币总量较为充裕,问题主要在于需求不足、资金空转等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监管对于存贷规模考核的有所弱化,而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量价平衡:
(1)优化金融GDP核算方式,更加注重营收而非规模。根据第一财经报道,2024Q1国家统计局、央行优化了金融业增加值的季度核算方式,优化后主要参考银行利润指标,包括营业收入中的利息净收入增速、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等进行推算。这种核算方式主要考察营收而非规模,意味着定价因素将影响金融GDP的考核,有助于引导各地的存贷款增长更加注重量价平衡,通过高息揽储、低息放贷“冲量”的方式不再适用;
(2)严打资金空转,切实降低银行存款成本。报告“专栏2”指出当前货币存量已经不少,但存款在各经营主体之间的流动更多受实体经济供需是否平衡、循环是否顺畅影响:企业部门,实体融资需求仍有待提振,资金未全部进入真实投资过程,部分以“高存低贷”的形式加剧了资金空转,目前手工补息、智能存款等多种高息揽储行为已迎来严格的政策约束,预计短期将对存款规模形成小幅扰动,但中长期有利于切实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居民部门,零售贷款需求较弱,再加上居民风险偏好收敛等因素,存款呈现居民化、定期化的特征,不利于资金在各经营主体之间流动。预计不规范的揽存行为将持续得到遏制,年内存款挂牌利率仍有望下降。
投资建议
定价上,2024年3月新发企业贷款和按揭贷款利率降至阶段性低点;规模上,监管弱化对存贷规模的考核,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量价平衡,资金空转现象有望持续减少。建议关注高分红+低估值银行,以及资产获取能力较强的优质城农商行:(1)高股息配置逻辑,推荐中信银行,受益标的有农业银行等;(2)优质区域性银行估值修复,推荐苏州银行,受益标的有常熟银行、江苏银行、瑞丰银行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