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新篇章:降碳方案重磅发布,碳市场体系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事件:5月29日晚,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本方案旨在加大节能降碳工作推进力度,采取务实管用措施,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本方案已于4月12日国常会审议通过,同期审议通过的还有《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
国务院级别发文,明确总量减排方案。《方案》要求,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前期降碳进度滞后,“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3.5%的约束性指标。“十四五”前3年,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约7.3%,但受新冠疫情等影响,全国能耗强度降低仍滞后于时序进度,本《方案》指出将“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措辞相对缓和。
行业要求严于总量,将分领域分行业实施十大行动。当前我国重点能耗行业仍存在未达到能效标准的情况:我国仍有超过10%的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产能能效低于基准水平,超过60%的存量锅炉、电机、变压器等设备能效低于先进水平,超过1/3的存量建筑不满足节能建筑标准。《方案》对能源、钢铁、石化、有色、建筑建材、交运等行业做出具体减碳要求;具体来讲,将组织开展建筑、钢铁、炼油、合成氨、电解铝、水泥、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和建设。财政方面,国家将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对节能降碳项目支持力度;落实好有利于节能降碳的财税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节能降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监管方面,将加快健全节能降碳管理长效机制;适时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节能监察办法等制度,强化激励约束,实施能源消费全链条管理。完善全国碳市场法规体系。
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有望陆续纳入碳市场,或进一步打开碳价抬升空间。《方案》指出,将稳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逐步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实施碳排放配额管理。有序建设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夯实数据质量监管机制。加快建设绿证交易市场,做好与碳市场衔接,扩大绿电消费规模。同时,将积极推广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开年以来碳价已上涨近4成,截至5月29日,全国碳配额收盘价为95.1元/吨,较2023年成交均价上涨39.6%(23年CEA成交均价68.15元/吨)。我们认为碳市场是落实各行业节能减排的市场化机制,碳配额有偿分配、能权跨省交易等措施将促进市场有效性并进一步推动碳价与减排成本并轨。我们判断随着高能耗行业陆续被纳入碳市场(目前仅纳入能电),碳市场扩容将盘活流动性并打开碳价远期上涨空间,同时CCER作为碳市场的重要补充将进一步得到重视。建议关注拥有丰富林业资源且深度布局碳市场的岳阳林纸、福建金森、永安林业。
风险提示:节能减排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碳市场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CCER方法学发布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