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市场七次深度调整全揭秘:深度报告(一)震撼来袭
报告要点
1998年房地产改革的初衷在于20世纪70年代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从农村迁移至城市,住房缺口迫使房屋政策转型。早在1988年,全国住房改革会议就提出了低租金、提租补贴、租售结合、以租促售等一系列措施。但1989年后,在价格闯关、居民购房意愿弱、试点未能有效解决住房短缺等问题的影响下出现了十年的延期,房改政策进入等待阶段。进入90年代后,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居民购买力快速提升,政策呼之欲出,开启了房地产大周期。税改不是促成土地财政的唯一推手。1993年分税制改革与1998年房改的初衷并非建立土地财政的逻辑关系,而是将更多资源与行政权力下划地方,以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经济增速目标压力迫使地方政府寻找潜在增长点,地方政府选择通过出让土地作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还能满足地方投资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从政策出发的角度看,我们认为分税制改革并不是推动土地财政的直接原因,而是市场经济下地方政府的自然选择。
自1998年房改至今,中国房地产在26年中经历了7次大规模调整,其中可分为4次正向与3次逆向调整。地产政策调整的重要驱动力分别是宏观经济波动、控制房价和稳定市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保障住房需求及民生改善。调整背后的逻辑首先是应对宏观经济的波动。当经济过热时,政策通过提高首付比例、限制贷款和增加税收等措施来抑制投机,防止市场泡沫积聚;而在经济放缓时,政策则转向宽松,采取降低首付、放宽贷款条件等手段,刺激刚需和改善性需求,进而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复苏。其次,控制房价和稳定市场是历次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房价的快速上涨扩大了贫富差距,加剧了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及资产价格波动等问题,政策通过限购、限贷等政策手段,防止房价过快上涨,确保市场稳定。特别是在2016年提出的“房住不炒”政策后,调控进一步明确了以居住需求为核心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炒作的工具。此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也是政策调整的重要动因。由于房地产与金融体系紧密相关,过快上涨的房价可能导致金融杠杆过高,增加系统性风险。政府通过“三条红线”等措施,控制开发商负债水平,防止金融风险扩散。最后,保障住房需求及民生改善贯穿于历次调控之中,也是开启地产顺周期的关键。无论是在抑制投机还是刺激需求的政策中,政府始终重视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确保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得以满足,同时通过保障房建设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经济复苏。
与过去6次不同,新一轮调控政策更加注重精准调控和长效机制的建立。过去的调控往往是全国性的统一政策,而此次则强调“因城施策”,根据各地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避免一刀切。此外,政策不再局限于短期的市场稳定,而是更加注重构建长效机制,包括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住房制度,推动租购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风险提示:
1、调控力度不及预期,销售数据或进一步下跌;
2、宏观经济复苏进度偏缓,进一步加大了房地产出清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