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生猪养殖新格局揭秘:农业用地紧缩下产能重塑,区域销价优势凸显
投资要点
生猪养殖密度低,居民消费能力高
浙江省内自然条件适宜生猪养殖。平原与盆地等平坦地区适合农业和大规模生猪养殖,丘陵与山地则适合小规模和分散式的生猪养殖。生猪养殖密度低,集中于中部金衢盆地。2022年浙江省全省生猪出栏量实现850.53万头。省内生猪养殖场主要分布在杭州、金华、衢州和宁波,出栏量分别为131.29、127.09、124.02和93.06万头,占据全省出栏量的55.90%。地区经济发达,居民消费能力强。2022年,浙江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为31.72kg,高于全国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26.93kg。
省内猪肉供给不足,区域价格优势明显
浙江省内猪肉供给承压,存在区域销价优势。2022年浙江人均猪肉产量为10.86kg,而浙江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为31.72kg,猪肉的省内供给与需求存在较大缺口。近三年浙江商品猪出栏均价为17.43元/公斤,高于近三年全国商品猪出栏均价16.57元/公斤。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用地紧张。浙江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挤压农业用地空间,使得农业用地面临更加紧张的局面。环保计划推进,散户逐步退出。受养殖场环保治理计划的政策影响,浙江省散养户产能逐步退出,养殖场总数减少。浙江省能繁母猪受到非洲猪瘟、猪价持续走低等冲击影响,发生了较大的存栏数量波动。2024年猪价开始上升,养殖户积极补栏,能繁母猪数量增加,2024H1实现母猪存栏63.19万头。
中小散逐步退出,集团场规模化养殖逐渐成熟
浙江省散养户产能逐步退出,集团场规模化养殖模式逐渐成熟。自2013年起,由于浙江省政府开始推进养殖场环保治理计划,调整畜牧业养殖结构,并给予新建规模猪场财政补贴。受政策引导,加之浙江的自然与经济条件适合规模化路线,省内大型养殖场数量及占比逐渐上升。此外,国内生猪市场于2018年遭遇非洲猪瘟,并于2023年猪价持续走低,中小散养户由于资金规模劣势,抗风险能力差,中小养殖场显著退出减少。
集团场成为补栏主力,引领产能恢复
2024年预期浙江省集团场及时补栏恢复产能,提升省内猪肉供给占比。浙江生猪市场于2023年经历全国猪价持续走低,以及2023年10月至2024年初的疫病影响期,省内能繁母猪数量迅速去化。集团场凭借规模优势于2023年12月疫病结束后开始进行能繁母猪补栏,根据生猪10个月的养殖周期推算,此次集团场补栏将会补充浙江省2024Q4至2025Q1的生猪供给。中小散户于2024年3月起开始进行补栏,6月至7月有明显补栏数量提升。浙江省集团场的产能呈上升趋势,约提供省内40%左右的生猪供给,剩余产能则由中小散户提供。预估浙江省内中小散户会进一步降低自身产能占比,而集团场能凭借自身的技术及规模优势,从外部市场冲击中恢复自身产能,提升省内的猪肉产能供给占比,并凭借地区销价优势增加养殖利润,成为地区生猪补栏主力。
风险提示
生猪养殖行业疫病风险;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风险;产业政策变化风险;猪价上涨不及预期风险;饲料及原料市场行情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风险;生猪养殖补栏情况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