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双周焦点:医保谈判力挺“真创新”,创新药未来趋势清晰可见
投资要点:
本期(11.23-12.07)上证指数收于3404.08,上涨4.19%;沪深300指数收于3973.14,上涨2.78%;中小100指数收于6567.19,上涨2.26%;本期申万医药行业指数收于7771.67,上涨4.62%,在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17位。其中,中药、医药商业、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原料药、医疗器械的周涨跌幅分别为2.96%、3.57%、5.69%、3.17%、7.61%、4.67%、3.74%。
重要资讯:
HER3靶向药获批上市
12月4日,Merus的HER2/HER3双抗Zenocutuzumab获得FDA加速批准其上市,用于治疗神经调节蛋白1融合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商品名为Bizengri。Zenocutuzumab是全球首个获批的HER3靶向药,也是FDA批准的首个针对NRG1+PDAC和NSCLC的新疗法。
阿斯利康重磅免疫疗法再获FDA批准
12月6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宣布其重磅PD-L1抑制剂Imfinzi(durvalumab)已获得美国FDA的批准,用于治疗接受铂类同步放化疗(cCRT)后病情未进展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成人患者。
国家卫健委:引导企业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新药研发
12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医药领域科技创新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司长刘登峰在会上表示,在谋划科技创新工作过程中,特别是药物疫苗创新,我们充分发挥市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和创新链条中的重要作用,引导支持企业,特别是创新药物企业、创新疫苗企业,围绕国家需求开展科技攻关。
一是全链条强化创新发展的政策保障。二是继续推动新一轮医药领域的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接续。三是通过科技计划项目强化对企业创新的支持。
核心观点:
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新版目录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医保目录优化结构,腾笼换鸟的逻辑延续。本次调整共新增91种药品,同时,调出了43种临床已替代或长期未生产供应的药品。新增的91种药品中包括26种肿瘤用药(含4种罕见病)、15种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含2种罕见病)、13种罕见病用药、7种抗感染用药、4种精神类用药、21种其他领域用药,肿瘤、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本轮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3159种,其中西药1765种(占55.9%)、中成药1394种(占44.1%),中药饮片仍为892种。其中,中成药品种总数再创新高,其在医保目录中的占比持续维持在40%之上。
价格方面,在今年谈判/竞价环节,共有117种目录外药品参加,其中89种谈判/竞价成功,成功率76%、平均降价63%,从目前已透露的产品降价幅度来看,最高产品降价幅度为93.64%。此次谈判成功率较前三轮医保谈判略有下降,但平均降价幅度、最高降价幅度总体与2023年基本相当,且对于创新药的谈判成功率大幅提升。数量方面,随着统一的医保药品市场的建立,多数创新药在进入目录后能够实现快速放量,获得合理的市场回报。监测表明,去年目录调整中谈判新增的105种药品,今年10月份的整体销量较1月份增加了近6倍,放量明显。
纵观此前谈判历程,医保局对于“创新”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支持“真创新”成为此次医保谈判的主基调。中国药学会对样本医院的监测显示,随着更多创新药被纳入医保,创新药在药品费用中的占比逐年上升,2023年创新药在样本医院的院均药品费用金额在全部药品费用中的占比已达15.1%。本次调整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90种药品是5年内上新品种,其中38个是“全球新“的创新药,在绝对数量上和比例上都创历年新高;此外,创新药的谈判成功率超过了90%,较总体成功率高16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医药创新蓬勃发展。自2018年至2023年,我国医药上市企业企业研发投入稳步上升,研发费用占比从1.8%增至4.7%;申请临床试验和上市的新药数量显著增加,我国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受理量从2017年的483件增加到2023年的2255件,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开展临床实验的国家地区;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增加,2023年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达35种,是2018年的4倍以上;全球新药中国首发渐成趋势,2017年仅有9%的药品选择在中国首发上市,2023中国首发上市的药品占比从2017年的9%增加到29%,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首发上市国家。此次调整的91种新增药品中,国内企业的有65种,占比超过了70%。随着我国集采、医保谈判常态化的持续推进,“真创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短期来看,医药行业在当下宽货币力度大幅加码、市场经济有望持续向好的经济预期下,建议关注:1.创新药械及其产业链,随着我国集采、医保谈判常态化的持续推进,仿制药已经难以为企业提供额外的业绩增长支撑,药械的创新和出海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重点关注恒瑞医药、迪哲医药-U、迈瑞医疗等;2.线下药房和连锁药店,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零售药店向连锁方向发展。随着政策的引导,公立医院、公立基层医疗机构的市场规模将逐步向零售药店转化。在此背景下,具备品牌优势、连锁经营的成熟管理模式和产业链上下游更强议价能力的连锁药店企业相较于个体药店将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重点关注益丰药房、一心堂等;3.兼具消费和院内需求的医疗服务行业,市场消费需求有望得到改善,院内门诊人次有望加速恢复,前期受到压制的常规医疗需求、门诊消费或将进一步释放,如爱尔眼科等;4.医疗信息化方面,随着未来更多医院向电子病历高等级评级发起“冲刺”,医疗信息化相关企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重点关注嘉和美康等。
长期来看,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和和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医疗消费等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
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建议关注恒瑞医药、恩华药业、迪哲医药-U、复星医药、科伦药业、君实生物-U、信立泰、康辰药业、博腾股份、泰格医药、一品红等;
2)受益医疗新基建,具备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普门科技、欧普康视、开立医疗、海尔生物等;
3)受益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连锁药店龙头,建议关注一心堂、益丰药房等;
4)受益竞争力突出的综合医疗服务行业,建议关注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普瑞眼科、美年健康等;
5)具备消费和保健属性的药品生产企业,建议关注天士力、华润三九、同仁堂、东阿阿胶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市场调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