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周报:市场风险犹存,板块主题投资新机遇显现——聚焦HR+乳腺癌内分泌药物研究洞察
报告摘要
本周观点
本周,我们梳理了HR+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及其作用机理,重点介绍口服SERD上市及在研产品。
内分泌治疗为HR+乳腺癌治疗的基石,口服SERD给药便捷且有望克服耐药,目前全球仅一款产品获批,多款产品处于临床后期,益方生物国内进度领先。中国年新发HR+乳腺癌患者约25万例,内分泌治疗(EndocrineTherapy,ET)是HR+乳腺癌治疗的基石,获批用于辅助、新辅助、一线和二线治疗。ET包括SERM、AI和SERD。SERD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及前线治疗,是AI治疗失败患者的I级推荐,FIC产品氟维司群销售峰值10亿美金,但是存在肌肉给药的限制。口服SERD有望实现对氟维司群的替代,全球仅一款产品艾拉司群获批上市。在研管线中主要玩家为MNC,罗氏、阿斯利康、礼来等跨国药企的产品均处于临床3期阶段。国内方面,益方生物的口服SERD产品D-0502为进度最快,单药用于2LHR+/HER2-BC适应症于2022年推进至3期临床。
投资建议
本周医药板块下跌2.36%,跑赢沪深300指数0.24pct。板块内部来看,子板块中医疗新基建、创新药、医药商业表现相对较好,生命科学、药店、医药外包则表现居后。我们建议重视医药板块受市场定价权资金变化所带来的增量影响,尤其是阶段性布局前期超跌反弹及具有较强并购预期个股的投资策略:
创新药——中长期看好“差异化+出海预期”标的。近期受益于美联储的进一步降息预期,创新药板块情绪回暖,前期的超跌有所修复,市场风险偏好逐步回升。我们认为数据催化和BD预期(Licence-out、共同开发、NewCo)将重新成为创新药的主线,推荐关注来凯医药(LAE-102的减重1期读出和BD预期)、华领医药-B(二代GKA的美国1期读出和BD预期)、诺诚健华(11月14日研发日临近)、百利天恒(SABCS乳腺癌数据更新)。
原料药——①2023-2026年,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影响的销售额为1,750亿美元,相较2019-2022年总额增长54%,多个重磅产品专利将陆续到期,专利悬崖有望带来原料药增量需求。②2024年H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料药产量为178.9万吨,同比增长2.2%,其中Q1为86.4吨,同比下降7.0%,Q2为92.4万吨,同比增长12.8%;2024年H1,印度原料药及中间体从中国进口额为16.85亿元,同比增长6.78%,其中Q1/Q2分别为8.27亿元、8.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5%、10.41%;进口量为19.07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4.53%,其中Q1/Q2分别为9.14万吨、9.93万吨,分别同比增长7.21%、22.18%,进口额及进口量均达到过去4年最高水平。结合中印两国情况,原料药行业需求端边际改善明显,去库存阶段或已接近终结。随着重磅产品专利的陆续到期及海外去库存逐渐接近尾声,我们判断2024年Q3-Q4原料药板块需求端有望逐步回暖,迎来β行情。建议关注:1)2024年持续向制剂领域拓展、业绩确定性较强的个股,如奥锐特(605116)、奥翔药业(603229)等;2)新产品业务占比较高或产能扩张相对激进的个股,如同和药业(300636)、共同药业(300966)等;3)原有产品受去库存影响较大或当前利润率水平相对较低的个股,后续业绩修复弹性较大,如国邦医药(605507)等;4)具备减肥药等主题投资属性的个股,如奥锐特(605116)等。
CXO——资金面:1)美联储降息周期正式开启+中国经济刺激计划陆续出台,A股资产性价比凸显:24年9月美联储降息50bp,全球美元资产再平衡进程正式开启;9月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同期出台,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边际改善(多家内外资投行对24-25年中国实际GDP增速指引上调0.2-0.5pct);中国资产性价比凸显,MSCI中国市场指数PE仅为13.62倍,而MSCI新兴市场(剔除中国)指数PE为17.59倍。2)具备市场定价权的增量资金逐渐发生转移,由原先偏好高股息、风格保守的险资逐渐转变为以外资、ETF为主的资金,对医药等高成长行业更加友好。基本面:随着中美降息周期开启,未来医药投融资有望持续回暖(24H1全球Biotech融资同比增长63%),从而带动CXO需求的逐步改善(截至24H1,药明康德在手订单为431亿元,剔除新冠大订单后同比增长33.2%)。
行业层面我们建议关注:1)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变化,2)投融资的边际变化,3)海外需求的逐步复苏,4)中美关系及地缘政治,5)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细则的出台。公司层面我们建议关注:1)生物安全法案短期落地受阻+外资回流再次拥抱核心资产,药明系基本面和估值迎来双利好;2)国内创新药支持政策出台受益的国内临床CRO,如泰格医药*(300347)、阳光诺和(688621)、诺思格(301333);3)减肥药、阿尔茨海默症、ADC以及AI等概念公司,如:泓博医药(301230)、皓元医药*(688131)。
仿制药——政策端随着集采政策持续优化,药品采购周期从首批的1年到目前接近4年,平均单品种入围企业由首批1家到第九批约6家。同时集采续约整体呈现竞争格局优化,降价要求温和的趋势,集采的边际影响有望不断减弱。短期来看,Q4有望迎来院内诊疗需求提升,驱动相关企业业绩增长,带来估值提升。中长期来看,板块内部分化趋势明显,在集采后周期和四同等政策推出的背景下,仿制药企业有望迎来加速行业整合,具有产品集群优势及销售能力较强、拥有原料药制剂产业链一体化的公司优势将不断显现。同时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将持续受益,相关企业有望实现估值重塑。建议关注:1)拥有产业链优势,院内+院外有望持续放量的公司,如:福元医药(601089)、京新药业(002020)等;2)创新药管线进入兑现阶段有望带来估值重塑,同时拥有海外商业化前景的公司,如:亿帆医药(002019)、三生制药(1530.HK)、科伦药业(002422)等。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政策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医药反腐超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