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中期财报揭秘:透视其强劲“韧性”实力
中国农业银行(601288)
银行业如何迎接新的机遇期以及如何展现新的推动力?对这两个核心问题的回答有一个大前提,即——银行不仅要能够抵御不可预测的挑战或变化,还要苦练内功。简言之,它们必须打造“韧性”。
8月30日,六大行之一的农业银行(601288.SH,01288.HK,农行)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借此契机,我们正好来检视一下这家以“当好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和服务实体的主力银行”为定位的国有大行,在新历史背景下如何打磨自己的韧性。
一、财务韧性:主要质效指标均保持正增长
今年上半年,农业银行营业收入3671亿元,同比增长0.4%;净利润1365亿元,同比增长2%;利息净收入2908亿元,同比增长0.1%。农行的营收、利息净收入、净利润三项指标均实现正增长。
我们进一步对上半年农行的盈利增长进行归因分解可以发现,推动其盈利增长的核心因素是生息资产的增长,这表明其业务经营依旧处于内生增长的轨道上。
在银行“减费让利”的政策倡导下,银行业整体的收入端与盈利端均受到影响。可以说“既服务好实体经济,又保持自身经营稳健”就是银行业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
三大核心质效指标有力地表明,农行具备稳固的财务韧性,较为出色地应对了这一挑战。
核心质效指标为我们勾勒出了农行稳健的经营轮廓,而其中的一些重点细节同样值得称道。
(一)净息差企稳回升
上半年,农行的净息差为1.45%,环比今年一季度上升了1个基点,净息差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受益于此,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在业绩发布会上,农行行长王志恒表示:
需要指出的是,维持净息差在现有水平上保持稳定,支撑银行保持一定水平的盈利空间,对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至关重要。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1年期LPR在2023年8月下降10个基点后维持不变,并且存款利率在最近一年连续下调了三次。预计后续净息差确实不具备进一步大幅下滑的现实基础。
随着农行继续推动信贷规模合理增长,结构、质量的不断优化,以及进一步加强负债成本管控,提升基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负债质量,其存款付息成本存在一定改善空间,下一步的净息差走势,我们有理由认为总体会保持平稳。
(二)资产质量良好:不良率下降,不良认定严格
截至6月末,农行的不良贷款率1.32%,较上年末下降1个基点。与此同时,农行不良认定严格,期末“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比值为52%。
上半年,农行的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剪刀差达到-608亿元,已连续16个季度为负,可以说超前缓释了风险压力。
在重点领域资产质量方面,城投企业资产质量稳定,相关领域不良贷款较年初“双降”;房地产领域贷款风险保持基本稳定,不良率与年初持平,远低于去年峰值;个人贷款、普惠贷款不良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
副行长张旭光表示,未来农行的生成不良压力不大,关注类贷款率1.42%,较上年末持平,逾期贷款率1.07%,较上年末下降1个基点。
(三)资产拨备总量超万亿,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拨备是银行应对贷款等金融资产风险和损失的准备金,是衡量一家银行风险抵补能力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持续在可比同业中处于领先优势。截至6月末,其拨备覆盖率达到304%,资产拨备总量超过万亿元,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与此同时,6月末农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8.45%,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13%。资本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农行的“家底”远高于监管要求的资本充实程度。
整体来看,农行的资产质量良好,具备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
二、组织韧性:更下沉的网点,更坚实的客户基础
农业银行因“农”而生,自带“三农”基因,自设立之初就肩负着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因而围绕着“三农”县域,农业银行紧跟农业